愚公故里鋼花紅
——記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報 2021年05月01日 084期 第12版 記者/劉加軍 實習生/陳雯雯)
愚公故里位于河南省濟源市。愚公創造了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在愚公故里也有一家從“小土群”開始知難而進、艱苦奮斗成長起來的現代化鋼鐵集團——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源鋼鐵”)。2021 年4 月27 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濟源鋼鐵“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2020 年,濟源鋼鐵主線鐵、鋼產量均突破400 萬噸,產能跨入500 萬噸規模。該公司全年銷售收入245.3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利潤為15 億元,兩稅上繳7.7 億元。
黨建引領新作為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濟源鋼鐵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通過黨建工作強化思想引領,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使黨建與企業發展共融。濟源鋼鐵緊緊圍繞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等工作,不斷強化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履行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工作職責。
圖為捐資助校儀式
“抓黨建,首先是班子成員過硬。班子成員素質高,才能領導好黨的建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睗翠撹F董事長李玉田認為。
濟源鋼鐵黨委注重提升班子成員思想政治素質,堅持落實周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不斷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先進理念,提高理論修養,以新的發展理念指導工作實踐。
強化制度保障是濟源鋼鐵的一個特點。隨著濟源鋼鐵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濟源鋼鐵黨委按照“有利于生產經營、組織管理、黨員教育和黨內活動”的原則,堅持“經濟組織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組建到哪里”,及時充實或調整基層支部設置,做到黨建工作不留盲區。該公司黨委全面實行“黨政一肩挑”,現任黨總支、黨支部書記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總數達80%以上。
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是黨員組織生活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多年來,濟源鋼鐵一直堅持每年進行一次“黨員民主評議工作”,通過黨員民主評議,凈化了黨的隊伍,強化了黨員黨性的修養。2020年,在基層黨總支評比推薦、相關職能部門審查把關的基礎上,經濟源鋼鐵黨委擴大會議研究,有339名黨員評議為優秀,679名黨員評議為合格,79名優秀黨員受到表彰。優秀黨員的評比表彰使廣大黨員深受鼓舞,增強了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積極性。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濟源鋼鐵以黨委名義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揮各黨支部的作用,黨員率先垂范,組成志愿者隊伍,深入到公司各個角落,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嚴防死控,使生產平穩進行,展示出濟源鋼鐵黨員隊伍的戰斗力。
濟源鋼鐵黨委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與公司基層組織、單位主要領導簽訂廉政建設責任書,并通過監督檢查,切實把黨員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廉潔自律制度履行到位;對新提拔的中層干部和新進入責任崗位的員工進行專題廉政談話教育;對中層干部、責任崗位黨員干部進行廉潔自律教育講座。
改革創新贏發展
提到濟源鋼鐵現在的發展,改革是繞不開的主題?!叭绻麤]有當年的改制,濟源鋼鐵不一定能走到今天,不一定能發展到現在的樣子,我親眼看到當年同期建廠的鄭州、洛陽、新鄉、焦作、南陽鋼鐵企業同行,十多年后,一個個企業在市場的大潮中倒下?!睗翠撹F董事長李玉田感慨道。
圖為改造后的燒結系統
濟源鋼鐵的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前40余年,國企時代的濟源鋼鐵,在有鐵無鋼,有鋼無材的摸索中跌撞前行。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濟源鋼鐵抓住機遇,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迅速實現了鐵、鋼、材的成龍配套。2000年,改制前的濟源鋼鐵規模只有30萬噸,收入不足7億元,員工卻有5000多人,運行在虧損的邊緣上。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前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終于掀開國有企業重獲新生的歷史一頁。
2001年,注定是濟源鋼鐵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濟源鋼鐵成為中國鋼鐵界產權整體改制第一個“吃螃蟹”的國有鋼鐵企業。該公司5000余名員工投身國企改制的大潮中,共同出資收購了企業的國有資產。同年11月份,轉制成為民營體制的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河南省內率先改制的大型國有企業、國內首家整體改制的鋼鐵企業。
“市場的選擇是無情的。全國同時期成立了將近200家同類企業,僅河南省就有10余家,但只有濟源鋼鐵等極少數同類企業通過改革活了下來?!崩钣裉锉硎?。
濟源鋼鐵主動求變,直至獲取了最優化的全球裝備工藝生產力,成為河南制造中擁有全球競爭力的鋼鐵企業。李玉田總結了濟源鋼鐵成功的基本經驗——始終堅守著技術進步這一主線,把企業裝備工藝的持續技術升級作為適應市場、尋求市場生存機會的關鍵力量來抓。
1993年5月份,李玉田開始治理濟源鋼鐵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關注的就是企業的生存技能。彼時,濟源鋼鐵只是一家有鐵無鋼的生鐵廠,年產17萬噸生鐵,企業掙扎在死亡邊緣。生鐵產品僅作為下游鋼鐵廠的原料,必然受制于人。李玉田決定實施煉鋼、連鑄、連軋設備等技改工程。歷經艱苦卓絕的奮斗,1994年年底,濟源鋼鐵鑄出了第一根鋼錠;1995年8月份,拉出了第一根連鑄坯;到1997年年底,實現了鐵-鋼-材的延伸加工,軋出了第一根鋼筋。
從沒有資格參與,到有了條件參與競爭,李玉田認識到,鋼鐵產品作為大宗商品,鋼鐵企業必須依賴規模才能取勝。濟源鋼鐵要適應新市場就必須擴大規模,必須走裝備工藝升級之路?!跋乳L個頭,再長肌肉?!睘榇?,濟源鋼鐵以一個后來者的身份,搶抓機遇,擴充產能,從30萬噸到100萬噸,從100萬噸到200萬噸,從200萬噸再到400萬噸,使企業以1年等于40年的速度,迅速實現了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成長。在這期間,工藝裝備的大型化、自動化改造成為濟源鋼鐵發展的主旋律。
2004年,在李玉田的帶領下,濟源鋼鐵開始謀篇布局、優化產品結構,提出了“做精、做專、做強”的發展戰略,產品結構向機械工業用鋼轉型,發展方式從依靠投入增加的外延增長方式,向依靠效率提高的內涵增長方式轉變。為此,他沒有把投資單純用于擴大規模,而是投資50多億元實施了“普轉優、優轉特”的裝備工藝改造和產品轉型升級。在煉鋼系統,濟源鋼鐵先后建設了2座LF精煉爐和1座真空VD精煉爐,并引進了連鑄機塞棒自動控制系統,結晶器電磁攪拌裝置及連鑄測溫裝置等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生產設備;在軋鋼系統,引進投入60萬噸高強度機械用鋼工程,全部軋機主傳動采用直流變頻調速技術,軋線由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特鋼系統大棒卷生產線的工藝裝備水平達到了合金鋼棒卷軋機的世界一流水平。
到2009年,濟源鋼鐵工業用鋼產量占總產量的52%,實現了由建筑用鋼向工業用鋼、由工業用鋼向優特鋼的跨越。2009年,在國內六成以上大中型鋼企虧損的情況下,濟源鋼鐵持續贏利,實現利潤4.2億元,上繳國家稅金3.7億元,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在世界鋼鐵百強企業排行榜中,排名第93位。
2010年后,濟源鋼鐵全面進入超越發展階段,陸續完成了“十二五”轉型升級優特鋼軋制工藝、環保治理、循環經濟利用等一系列技術改造。
2013年7月份,濟源鋼鐵以填補河南省空白的全國僅有5條的特殊鋼大棒生產線為核心的“十二五”轉型升級系統工程的竣工合攏。2019年3月份,濟源鋼鐵投資3億元的精品鋼材深加工生產線投產,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一條線材改制生產線。該生產線的成功投產,吸引了湖南鉑固、湖北正天洋、蘇州良啟等下游用戶紛紛入駐濟源市鋼產品深加工產業園。
2020年是濟源鋼鐵改制的20年,也是裝備大型化改造實現產能置換,全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年。濟源鋼鐵總投資18億元,開始實施以1300立方米大高爐為核心的10余個項目的建設。
轉型升級的成功,使濟源鋼鐵進入國內特鋼領域主力軍陣營。如今,濟源鋼鐵已經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生產Φ5.5~300毫米的規格全覆蓋的棒、線材特鋼企業,工業鋼產品和質量在市場上得到了下游用戶的普遍認可,為卡特彼勒、戴姆勒、東風汽車等大牌制造企業供應原料。目前,濟源鋼鐵擁有包括爐外精煉、摩根七代軋機、kocks軋機等在內的國際一流特鋼裝備,是國內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優特鋼棒線材生產基地。
截至目前,濟源鋼鐵優特鋼占比超過70%,普高和品種鋼的作業率、成材率、合格率、c級品率等多項指標名列全國同行第一?,F在濟源鋼鐵年粗鋼產能約為400萬噸,盡管屬于中等偏小的企業,但產能銷售收入比卻能位居同行前列,利潤總額名列前30名。
“在一些指標上,比如人均噸鋼利潤,濟源鋼鐵是在前10名內的?!崩钣裉镒院赖乇硎荆骸疤貏e是在特鋼生產陣容里面,濟源鋼鐵的產量、效益、銷售基本排到前10名以內,齒輪鋼、彈簧鋼、軸承鋼產量達到全國同行前5位?!?/p>
目前,濟源鋼鐵擁有河南省省級技術中心、河南省特殊鋼材料創新中心、國家級認可實驗室、博士后研發基地、河南省工程機械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與鋼鐵研究總院、中鋼金屬制品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軸研所、中國一拖、713所等國內實力強勁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先進企業建立產學研體系,開展廣泛的產學研合作。
圖為濟源鋼鐵與中國一拖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綠色發展成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坝玫V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煙囪不見煙”,為濟源鋼鐵的環保工作做了最好的注解。
改制以來,濟源鋼鐵共投入30億元,對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含鐵物質和固體廢棄物開展循環利用。2017年以來,濟源鋼鐵又積極投資30余億元進行了整體環保改造,包括煉鋼廠、燒結機除塵改造、原料堆場全部棚化封閉改造,打響了碧水藍天保衛戰。
如今,濟源鋼鐵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環保治理方面,濟源鋼鐵強化“源頭治理+過程管控”,多年持續推進超低排放工藝改造和節能改造,能耗指標顯著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34.1%。該公司全年投資約300萬元用于綠化,使廠區面貌改觀顯著;全年投入近3000萬元,實現了MES及ERP系統的升級改造,爐前智能機器人設備到貨,5G+AI應用于廢鋼智能判定系統正在調試,視頻會議系統已經常態化運行。
在國家對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的環境下,濟源鋼鐵超前布局,持續加大環保投入,為企業贏得了發展空間。
濟源鋼鐵瞄準建設“生態、和諧”的目標,堅持整體推進,分類指導,造林與造景結合,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結合,圍繞“深度治理改造、廠容廠貌提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三個方面,通過對環保設施進行提標改造、廠區物流改造、高爐沖渣水余熱供暖、鋼渣有壓熱燜處理改造、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節能等項目進行綠色改造。
2020年,濟源鋼鐵各類冶煉廢渣和塵泥等主要固體廢物共產出為222.4萬噸,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率達100%。其中,鋼渣產生量為70.1萬噸,經過壓、熱、燜處理后全部送到下屬國泰實業公司進行加工處理;高爐水渣產生量為146.2萬噸,主要外賣利用和進行微粉加工利用;所有工序除塵灰全部采用氣力輸送或罐車運輸,除塵灰、煉鋼塵泥、氧化鐵皮等含鐵塵泥全部送燒結生產利用,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全部綜合利用、無外排放,鋼渣綜合利用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濟源鋼鐵的目標是“打造百年靚麗鋼城,創建傳世花園工廠”。目前,濟源鋼鐵總面積達234萬平方米,已綠化面積達93.6萬平方米,綠化率為40%,設有專業管理科室,配備園林專業人員,采用市政養護標準和喬木、灌木、球類、草坪綜合配置,常綠與落葉樹木比例為7:3。
可以說,一個企業已經實現了與一座城市的相依相存、相融共生。
如今的濟源鋼鐵,樸實溫馨的生活區與規劃合理的廠區連成一片。附近一家村民開的老燴面館依偎在廠區旁近半個世紀,從曾經不知名的面館變身為有名的“網紅面館”,食客絡繹不絕。附近菜市場的商販,從濟源鋼鐵員工買肉的頻次中感知著濟源鋼鐵的發展。
圖為美麗鋼城
如何定位未來的濟源鋼鐵?“鋼鐵行業面臨產能壓縮的國家導向,濟源鋼鐵未來不過度擴張規模,著重產業鏈、深加工鋼材的高質量發展,圍繞優特鋼進一步拉長鏈條,加快鋼材深加工項目的引進與建設,延長鋼鐵產品產業鏈條?!睂τ跐翠撹F的“十四五”規劃,李玉田已經了然于胸。